http://www.nanyang.com/node/295428
因政治、国情和各种人为因素介入而造成的华裔穆斯林处境,看似错综复杂,其实主要关键在于“改名换姓”和“放弃身分”这两道结,只要解开这束缚已久的枷锁,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甚至根本不会产生问题。
来自中国的苏莱曼丁玉忠(Ustaz Sulaiman Ding Yu Zhong)在马来西亚回教徒福利机构(PERKIM)担任宗教司已有十多年,把华裔穆斯林提出的疑问统统抛给他,他一叠连声反问:“谁说穆斯林必须改名 换姓?谁说入教后就不能敬奉祖先?谁说必须放弃本身的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谁说入教就是走出家庭,断绝关系?”
“伊斯兰从来不曾规定人们必须放弃原来的一切,不论什么族群的穆斯林,身分证上的种族栏目不会改变,政治理念和宗教信仰,更是毫无冲突的两码子事,怎么竟成了问题?”
Monday, July 14, 2014
马来西亚华裔穆斯林系列4:政治?节庆?异族?异教? 身分归类的疑惑
http://www.nanyang.com/node/295502
“华裔穆斯林的政治舞台在哪里?是巫统还是马华?在种族栏目删除之前,他们被归类在什么族群里头?”
“在传统文化方面,他们庆祝什么节日,遵守什么传统,使用什么语言,处在什么样的社交圈?什么是所谓的宗教禁忌?”
这些是王乐丽的提问,也是马来西亚部分华裔穆斯林的疑惑,而谁会是那个解开心结的人?
也许……解铃还须系铃人。
“华裔穆斯林的政治舞台在哪里?是巫统还是马华?在种族栏目删除之前,他们被归类在什么族群里头?”
“在传统文化方面,他们庆祝什么节日,遵守什么传统,使用什么语言,处在什么样的社交圈?什么是所谓的宗教禁忌?”
这些是王乐丽的提问,也是马来西亚部分华裔穆斯林的疑惑,而谁会是那个解开心结的人?
也许……解铃还须系铃人。
马来西亚华裔穆斯林系列3: 信奉穆斯林等同放弃 本身文化与身分?
http://www.nanyang.com/node/294743
不论中国穆斯林或是马来西亚华裔穆斯林,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信徒,然而,由于国情和环境上的差异,造成中马两地的穆斯林,在生活与文化上出现巨大差异。
中国穆斯林不断努力将伊斯兰文化实践在生活中,但我国的华裔穆斯林却恰恰相反,在信奉伊斯兰的同时,并不想放弃自身的中华文化与传统,因而一直徘徊在马来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三岔口。
对于从来没有宗教选择权的马来族群来说,伊斯兰就是马来文化,马来文化就是伊斯兰,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但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华裔穆斯林却是在“马来化伊斯兰”和“华人伊斯兰”之间挣扎交战。
马来西亚华裔穆斯林系列2:马华穆斯林历史 郑和引航
http://www.nanyang.com/node/293792?tid=632
明朝宦官郑和,是朝廷钦点的外交官,著名航海家,600多年前打开马中两国建立邦交之门重要历史人物,也是马来西亚华裔回教徒发展历史上的关键人物。
郑和下西洋官访及宣扬儒家伊斯兰之后的500多年,同样是中国华人穆斯林的马天英,重新连接一度中断和走向分歧的马来及华人穆斯林社会。
然而,随着这位联系马、华穆斯林社会所尊崇的“共同领袖”于1980年代逝世之后,马华穆斯林又逐渐走入另一个新阶段,意料不到的是,在多元旗帜的引航之下,两个曾经走在一起的社群,今天却仿佛走入了一个迷局。
明朝宦官郑和,是朝廷钦点的外交官,著名航海家,600多年前打开马中两国建立邦交之门重要历史人物,也是马来西亚华裔回教徒发展历史上的关键人物。
郑和下西洋官访及宣扬儒家伊斯兰之后的500多年,同样是中国华人穆斯林的马天英,重新连接一度中断和走向分歧的马来及华人穆斯林社会。
然而,随着这位联系马、华穆斯林社会所尊崇的“共同领袖”于1980年代逝世之后,马华穆斯林又逐渐走入另一个新阶段,意料不到的是,在多元旗帜的引航之下,两个曾经走在一起的社群,今天却仿佛走入了一个迷局。
马来西亚华裔穆斯林系列1:大马华裔穆斯林 情何以堪?
在马来西亚,华裔穆斯林是“双少数民族”(double minority),身份模糊,处境尴尬,极度低调,有者甚至像“逃避”似地,不敢让人知道自己的身分。
同是伊斯兰信徒,他们总是被怀疑带有各种不单纯的动机。各种人为的因素和偶尔闯入媒体放大镜之下的事件,让极度低调的华裔穆斯林在社会上,一再难堪。
人们习惯从宗教和族群身份评价他人,对于华裔穆斯林,绝大部分人所知甚少,误解很多。也许人们习惯使用常规思维看事情,其实很简单,但是人心较复杂,从简入繁易,由繁回简难!
Monday, December 16, 2013
叶正浩‧伊刑法与伊斯兰恐惧症
Hudud或媒体所翻译的“伊斯兰刑事法",近来成 为报章频频出现的词汇。首先,我要说的是,这並不是理想的翻译。伊斯兰法律系统(syiariah)被媒体翻译成“伊斯兰法",hudud作为伊斯兰法的 部份却被翻译成“伊斯兰刑事法"。这未免令读者对两个概念相混淆。Hudud在可兰经以及圣训中有提及,关於“某种行为是错"的阐述,以及穆斯林对犯者所 必须实施的处罚方式。换句话说,有关的“罪行"如何刑罚已经写在经典之中,而这些刑罚就是Hudud。与hudud相对的就是takzir,即经典有提及 某种行为是错的,但却没有阐明处罚的方式,因此当权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智慧並援引可兰经所呼吁的正义精神去制定刑罚。媒体把takzir翻译成“酌定刑", 因此,hudud理因翻译成“固定刑"。
可兰经清楚阐明,穆斯林必须行正义,而这是明確无疑的神諭。若法官不当引用hudud,比如处死强姦受害者,那么此法官已经严重违反了伊斯兰教义。关於伊斯兰法,我无法说太多,因为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理应由专业人士去解释。
报章上的评论都不约而同有一个潜台词,即“伊斯兰化"是华社的重大威胁。无论是认为国会將会出现“三分二议员赞成通过hudud"的情形还是反之的评论者,皆持有类似的潜台词。
本人觉得华社不必对“伊斯兰化"感到担忧。就算担忧也无补於事,因为呼吁穆斯林“去伊斯兰化"是不可能的事。单单按照人口结构的发展,穆斯林的比例 只会逐渐加大,而国家的伊斯兰化势必不可逆转。若认为伊斯兰是一种“不好"的宗教並且和华人本质相衝突的宗教,那么华人只会陷入绝望。
我不想对宗教课题著墨太多。但我觉得沟通永远是好的,而瞭解是解除恐惧的良药。因此,我呼吁大家多瞭解伊斯兰,並和穆斯林多沟通。(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叶正浩‧华裔穆斯林)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25315
Monday, April 29, 2013
玻州前宗教司:別把宗教扯入選舉
![]() |
马兹兰(左二)带领全家人亲自到访阿里斯(右二)家中,也不忘向好友拉票,右起是哈娃、罗巴尼(右三)、法蒂拉(左三)及慕斯里。(图:星洲日报) |
(檳城‧峇东埔25日讯)玻璃市州前宗教司拿督阿斯里副教授要求国阵和民联领袖,停止以宗教作为选举课题,並强调无论巫统或伊斯兰党贏完国会议席,也没有能力在国会內单独通过伊斯兰刑事法。
他说,伊党和行动党已经为伊斯兰刑事法的爭议掉入政治陷阱,发表了无谓的爭论。其实,参与竞选的政党应该更专注於告诉人民,他们即將为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如果政党领袖坚持继续討论(伊斯兰刑事法),非但不会对国家带来好处,也在浪费选民的时间。
“当先知默哈穆德帮助世人时,祂的初衷並不是要砍手砍脚,祂是確保人民得到三餐温饱,更不愁衣著。当世人温饱並开始產生贪念时,就会有伊斯兰刑事法了。"
阿斯里今日在大山脚孟光住家接见国阵巫统峇东埔国会议席候选人马兹兰博士时说,本身向来推崇理
念性的政治,也分析能够为地方上带来发展的候选人。但是,峇东埔国会议席这次出现曾在马电讯担任高职,仍然受到伊党领袖尊重的马兹兰,以及被视为政治强人
的安华,很难辨別哪一方佔优势。
“加上庞大首次投票的新选民,他们的看法难以捉摸,使得没有人敢对选举结果下定论。依我的个人看法,峇东埔现在的选情还不算激烈,加上国阵和民联的宣言內容相差不大,我们也无法瞭解选民是站在全国性框架,或者只是峇东埔的区域发展立场上去投票。"
不过,他说,无论哪一方候选人推出宣言,就必须履行他们的承诺。一些承诺或许因为特定因素而无法兑现,候选人却不应该只是为了参选而推出宣言。
他准备主持一场论坛让马兹兰和安华討论峇东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再交给人民去判断他们心目中的人民代议士。马兹兰已经答应参与,但安华至今还没有在“推特"回应。
马兹兰:没共同理念
伊党行动党难共事
伊党行动党难共事
马兹兰被记者询及如何看待伊党和行动党在伊斯兰刑事法课题上的爭议时,他认为两党对伊斯兰刑事法仍存在爭议,那两党根本无法一起合作治理国家。
“政党结盟就像一场婚姻,我和我太太已结婚27年,到今天仍然在一起,是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理念。现在,不只是伊党和行动党没有共同理念,连伊党和公正党也要在同一议席派人上阵,倘若继续发展下去,它们要如何继续共事?"
各自打如意算盘他说,民联成员党表里不一,表面上合作无间,拍照时热情搂抱,心里面却有各自的如意算盘。
针对主要对手公正党的峇东埔国会议席安华至今仍未在选区內跑动拜票的情况,马兹兰认为安华应该是觉得信心十足,有把握蝉联峇东埔国会议席。
“不过,安华没有现身,反而让我有机会以自己和峇东埔居民的交情,以及向来与伊党领袖保持的友好关係,提高我在峇东埔的胜算。"
阿斯里马兹兰亦师亦友
阿斯里自小就认识马兹兰,后者还是启发阿斯里进入钻研伊斯兰学术的导师,两人一向来保持亦师亦友的关係。
“马兹兰当时是伊党的年轻领袖,他常常带我出席各种宗教节目,甚至鼓励我发表意见。直到我准备去约旦攻读学士学位时,他主动成为我申请高教部奖学金的担保人。后来,我们失去联繫很多年,直到听闻他退出伊党並加入巫统时,我感到非常惊讶。"
马兹兰星期四上午带领全家人上门探访阿里斯,包括其妻子法蒂拉、长子慕斯里胡丁、刚从英国赶抵的次子罗巴尼,同时获得阿斯里的妻子哈娃热情招待。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