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1, 2011

中國最早的中文拼音---小经文字

小儿锦这个名称,主要见诸近代一些回族史及中国伊斯兰教史著作中。其实,其本名应叫“消经”或“小经”。所谓“消经”,是将伊斯兰教经文加以消化 的意思。在新疆地区,是瘵仅有辅音的阿拉伯语经文加上标注元音的符号,这种标注元音符号后的《古兰经》等经典,即为“消经”;在甘、宁、青一带,则有所不 同,他们将经堂中所学的经文用阿拉伯字母拼译成汉语,课后复习时以之参考,这种办法称为“消一消”。所谓“小经”,是与《古兰经》等经典相对而言,那些经 典称为“大经”,而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汉语辅助读物则称为“小经”。小儿锦,即是消经或小经的变音。它是在回族中流行的一种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的拼音文 字。这种文字基本上是对汉语词汇的拼写,其中也有一些阿拉伯或波斯语词汇,有时还夹杂一些汉字。 关于小儿锦的产生,大体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为学习汉语,曾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拼写汉文的工具。此说目前虽无史料及文物作佐证, 但揆情度理,似有可能。第二种说法认为,小儿锦产生于经堂教育诞生前后,经堂学员们为了记忆、掌握、消化所学经文,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字以作注释和笔记。 这种说法有明清以来阿訇们的习惯以及他们所作的经文边注、笔记、信伯等实物作印证。 实物印证是最有说服力的。在陕西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内,有一块颂扬修建清真寺善举的阿拉伯文碑,碑上有用小儿锦拼写的撰文者及修寺建寺人员的姓名和籍贯。 碑文撰于伊斯兰教历740年,即公元1339年7月9日至1340年6月26日间,正当元代至元五年至六年。

因此,我们认为小儿锦在公元14世纪中叶就已在回族人民中间应用;到16世纪即明中叶胡登洲办学后,在经堂师生中已得到更为普遍的使用和发展。

小儿锦在经堂教育中的应用。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讲过,波斯语典籍在经堂教育中所占比重很大。这些波斯语典籍在引用《古兰经》或“圣训”原文时,往 往夹杂一些阿拉伯文的宗教术语。在这些阿拉伯文旁边,往往都注有小儿锦语词,还有的在正文空页处注上一段小儿锦译文。此外,还可以找到用小儿锦拼写的经堂 学习笔记和词汇对照表。这些典籍、笔记、词汇对照表,多为手抄本。此后,又出现一些印刷本典籍,如《满俩》、《白亚尼》、《伟戛业》等,据当代回族学者冯 增烈先生讲,也有全套的小锦翻译。凡此种种,都是经堂学员借助小儿锦学习阿拉伯文经典的证明。经堂学员使用汉语作交际工具,却普遍不识汉字,于是便借助小 儿锦作为“拐棍”,发挥使用阿拉伯文拼音的能力拼写汉文,用以学习阿拉伯语和各种伊斯兰教经典。 2.宗教生活中的应用。在许多清真寺的阿拉伯文、波斯文石刻中,夹杂有大量的小儿锦。清代以来编印的宗教读物中,小儿锦更是屡见不鲜。西安有一部《克塔 尼》,是清顺治年间一位阿訇撰写的,完全是小儿锦。1935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清真教条切实问题》,上面印汉文,下面是按字对照的小儿锦。1954年临 夏印行一本《信仰问答》,上面印阿拉伯文,下面附有整段的小儿锦译文,编译者是东乡井口寺四师傅。在青海及甘肃临夏地区曾广为流传的《回语读本》,下面为 讲解信仰和礼拜知识的汉文,上面为对应的小儿锦译文。在新疆地区回族阿訇中间,有整本用小儿锦书写的《素尔夫》。

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小儿锦也被广泛用于回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他们学习汉文、记事、通信的工具。白寿彝教授主编的《回民起义》第三册,收有 一帧说明文字为小儿锦的照片和一篇用小儿锦撰写的《纪事》。《秦难见闻记》中收有同治元年(1862)由西安城内递送到回民义军前哨阵地的小儿锦信件。西 安50年代编印的《中阿双解谐韵字典》,是一部以汉语词汇为主、附有阿拉伯文原词并注上小儿锦汉语拼音的字典。1955年8月,西安刘宗云阿訇参加陕甘回 族赴东北参观团期间,用小儿锦写下一个多月的参观日记,成为记述新中国风貌的一部小儿锦作品。 根据拼写语词的不同,可将小儿锦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堂式小儿锦,另一类是现代式小儿锦。经堂式小儿锦,夹杂有大量的阿拉伯语词、波斯语词、经堂语词和书写 者个人生编硬造的语词,带有浓厚的经堂文风。现代式小儿锦,是经过一番改革的小儿锦,拼法比较简单,凡粗通阿拉伯字母拼音者拼读起来都不大困难。

小儿锦是目前人们所知最早的汉语拼音文字之一,它是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相互交融的又一产物,它曾经在历史上被回族所广泛使用,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应该写入到中国伊斯兰教史和中阿文化交流史中去。

http://www.nxnews.net/382/2004-8-12/20@45280.htm

回族语言文字习俗传承

回民在基本上掌握了汉语以后,无法讲读阿文和波斯文的经典,伊斯兰教的传教人员越来越少。

为了振兴宗教,培养阿訇,从明中叶以后,有些回族穆斯林学者立志经堂教育,招收学生,讲授经典,这一活动很快在全国回族聚居区得到推广和发展。 回族的经堂教育,采用的是统一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教材,授课时用汉语讲话。同时,为避免各地方言,还夹杂阿语和波斯语词汇,形成了具有回回民族特色的大量 的专门语汇,回族俗称这种语汇为“经堂语”。由于经堂教育的兴起,广大回族穆斯林每年到过节、过“尔埋力”都要听阿訇用经堂语讲“瓦尔兹”,这样代代相 传,至今仍保留着这种具有回回特色的语汇。

经堂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类是大量使用阿拉伯语音译借词。

回民在使用这些词汇时,有时直接用阿拉伯短语来表达,如“其他布”(经典)、“伊斯俩目”(伊斯兰教)等,有的在说汉语的同时夹杂阿拉伯语词汇,使阿、汉语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面列举回族民间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主要词汇及汉、阿语组合习惯用法:

阿语(意译) 例句
安拉(真主) 人的一切都由安拉定夺。
尔林(学识) 马阿訇的尔林高得很。
穆民(信仰伊斯兰教者) 做穆民的千万不能欺主。
穆斯林(服从真主的人) 作为穆斯林要经常洗大净。
伊斯俩目(伊斯兰教) 要信仰我们的伊斯俩目教门。
扎米尔(著名的) 这是一座扎米尔清真寺。
舍西德(殉教者) 穆沙是个真正的舍西德。
呼图白(演讲) 古尔邦节阿訇正在作呼图白。
伊玛尼(信仰) 伊玛尼是回回的根本。
尼尔买提(食物) 不要糟踏尼尔买提。
白俩(灾难) 干歹的人终究要遇白俩呢。
古若阿尼(《古兰经》) 王阿訇精通古若阿尼。
苏勒(《古兰经》篇章) 请阿訇到家里来念个苏勒。
哈知(朝觐者) 马哈知昨天到南坊上去了。
瓦尔兹(劝戒) 我听一次瓦尔兹就受一次教育。
给亚麦提(后世) 我们到给亚麦提再算账。
哈俩里(合法的) 与进教的汉族女子结婚是哈俩里。
哈拉目(非法的) 饮酒是哈拉目。
阿斯曼(天空,天) 阿斯曼上星星亮得很。
尔麦里(功修和善行) 哈贵在六月二十八日过尔麦里。
乜贴(施舍) 我给一个穷汉散了五元钱乜贴。
乌苏里(大净) 洗个乌苏里去上坟。
顿亚(今世) 人活在顿亚上要多行善事。
主麻(星期五) 下一个主麻日马穆萨结婚。
尔德(会礼) 我们一块儿去做个尔德。
遂拉妥(桥) 干歹的人后世里过不去遂拉妥。
克尔白(天房) 面向克尔白跪下。
讨白(忏悔) 他昨天刚念了讨白。
候坤(戒律) 要记住《古兰经》上的候坤。
都阿(祈祷) 请马阿訇给我们做个好都阿。
绥法提(品质、质量) 那个人的绥法提不好。
色瓦布(赏赐、谢谢) 色瓦布了。
色俩目(平安、您好) 色俩目。
太斯毕哈(赞颂真主) 大家一起念太斯毕哈。
瑞子给(好处、福气) 真主给我的瑞子给宽得很。
尼卡哈(婚姻) 现在举行尼卡哈仪式。
数迷(倒霉、不顺利) 这次生意数迷死了。

第二类是回族民间大量使用波斯语词汇。

其用法与阿语词汇一样,有直接用波斯语短语的,也有在汉语言中夹杂使用的,使波、汉语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具体见以下常用的词汇和例句:

波斯语(意译) 例句
乃麻孜(礼拜) 他一天五番乃麻孜不断。
多斯提(朋友) 多斯提,去牛街礼拜寺怎么走?
胡达(真主) 胡达呀,请你主持公道。
杜失蛮(仇人、敌人) 这个杜失蛮迟早不得好报。
阿布代斯(小净) 洗个阿布代斯去礼拜。
邦布达(晨礼) 邦布达时间到了,快走。
撇师尼(晌礼) 做完撇师尼回来。
迪格尔(晡礼) 到迪格尔时间紧转着天黑了。
沙目(昏礼) 大约到沙目时候,他才出去。
护伏坦(宵礼) 我护伏坦下来才吃晚饭。
堵闪白(星期一) 今天是堵闪白。
斜闪白(星期二) 斜闪白不要办喜事。
彻勒闪白(星期三) 昨天是不是彻勒闪白?
盼闪白(星期四) 七爷在这一个盼闪白出嫁女儿?
闪白(星期六) 马老六上个闪白无常了。
吐克闪白(星期日) 吐克闪白机关上都休息。
阿訇(教师) 洪阿訇在教民中威信很高。
多斯塔尼(缠头巾) 小满拉礼拜时也头缠多斯塔尼。
乃碎布(福分) 这是你的乃碎布。
朵孜海(火狱) 失掉伊玛尼的人必进朵孜海。
麦扎(坟墓) 到二爷的麦扎去上个坟。
别玛尔(病症) 哈三昨天得了别玛尔了。

第三类是回族人民使用的一些特殊词汇。

既不是阿语,也不是波斯语,而是汉语专用语,有些词还沿用古义。由于回族使用频率很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回族习惯用语。举例如下:

朝罕志 (去麦加天房朝觐)
道 堂 (苏非派传教地)
先知 (穆罕默德)
无 常 (逝世)
口 唤(同意、认可)
拨 排 (安排)
无巴里 (可怜)
定 夺 (决定)
口 到 (吃)
天 仙 (先贤)
舍 散 (施舍)
有水(有大净)
没水 (没有大净)
教坊(清真寺)
念知感 (感谢真主)
穿 布 (尸衣)
亡人 (已故的人)
打梆子 (代行呼唤礼拜)
打 算 (问罪)
老人家 (传播伊斯兰教的人)
搭 救 (拯救)
定 然 (真主安排得好)
一 总 (总共)
营 干 (作为)
吊 罐 (淋浴器)
油 香 (油饼)
使不得 (不可以)
宰 牲 (杀牲)
至圣 (穆罕默德)
五 功 (即念、礼、斋、课、朝五件功修)
圣行 (穆罕默德做过的)

回族的“小儿锦”。

小儿锦,是回族当中广泛流行的一种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其中还夹杂许多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词汇和经堂用语专用词汇,同时,还有少量的当地方言汉字。

回族自从在中国形成以后,长期与汉族交往、交流,迫使其首先要学习汉语。为了尽快掌握汉语,刚开始他们运用自己早已熟悉的阿拉伯字母把汉字的音、义一个个拼出来,加快汉语的熟练程度。

明中叶以后,回族的经堂教育兴起,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使用汉语和经堂语。这样,回族学员由于大部分不识汉字,所讲授的知识,一下子不能完全消 化,一些该死记的东西也记不下来,这样学员就用阿拉伯字母,把每次所讲的内容以及对有些教材的注释都记下来,然后在课余时间反复学习、掌握。有的就在原经 典著作精句上面写上阿拉伯字母,并用阿拉伯字母写清每一段的大意和中心意思。这样在长期的经堂教育中,回族习惯把原教材称为“本经”,把加注拼写的阿拉伯 字母叫“消经”(帮助消化本经),也叫“小经”、“小儿经”,最后经过几百年的流传演变,回族把这种“小经”称为“小儿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回族当中 还有不少用小儿锦编写的宗教读物。

小儿锦不仅在经堂教育中盛行,还在通信、记事等交际中广泛应用,使之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回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使用小儿锦的人少了。但一些不识汉字的人,仍在使用这种拼音文字。

一些阿訇在参加会议的时候,用小儿锦作记录,有的还用小儿锦写信、写日记等等,使小儿锦成为特定场合回族内部交流的一种语言拐棍。

回族除了习惯使用经堂语和一些习惯专用语以外,在群众当中还蕴藏、流传着大量生动、且具有回族特色的谚语和歇后语。

(一)回族谚语

十个回回九姓马,二个不姓纳就姓哈。
一天不抓五遍水,不能算是好回回。
老回回出门不念,不是折轴就是掉串。
不论穷,不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
天下回回生得怪,根子来自天山外。
汉民有钱盖房,回民有钱养羊。
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回汉是两教,理是一个理。
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
回回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
拿了寺上一粒米,祖祖辈辈还不起。

(二)回族歇后语

山羊头上的肉——没多少。
冬天穿坎肩——抖家子。
老太太吃麻花——要(咬)的哪股子劲。
老回回的亲,甘草的根——越挖越深。
老回回喝盖碗茶——先刮两下。
要乜贴的丢了打狗棍——受狗气哩。
茶馆里伸手——胡(壶)来。
依比里斯穿靴子——邋遇鬼。
依比里斯晒太阳——没有影影子。
卖面宰羊——各干一行。
念、礼、斋、课、朝——一点不能马虎。
穆民没有伊玛尼——丢了根本。   回族在日常语言表达上,由于居住区域不同,还习惯使用当地方言,并大量使用语气词和带有感情色彩的叹词等,如咧、者、哩、呢、了。

http://www.huaxia.com/ssjn/hxfq/00197480.html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